欢迎您访问浙江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 串讲笔记 >

2019年自考《生理学》重点复习(八)

2018-11-29 11:12来源:浙江自考网

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与能力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各个独立的神经元在实现其功能活动时必须通过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通常将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

根据信息传递的媒介物不同,可将其传递基本方式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化学性突触又根据递质释放后影响不同的范围和距离又分为定向突触和非定向突触。

突触结构:化学性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三部分组成。突触前神经元突起末梢分出若干小支,其末梢膨大呈球状形成突触小体。

突触的分类:按结构分类,常用轴突---胞体、轴突—树突和轴突—轴突三种。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具有以下特征:1)没有典型的突触结构; 2)曲张体释放递质与被作用的靶细胞之间距离相对较远。 3)释放出来的递质作用范围广泛; 4)完成的调节功能更复杂

化学性突触传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抵达神经末梢,引起突触前膜去极化 2)去极化使前膜结构中电压门Ca2+通道开放,Ca2+内流 3)突触小泡前移与前膜接触、融合,并以出胞方式将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 4)递质由间隙扩散到达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性通道导体 5)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或关闭,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性电位变化 6)递质与受体作用之后立即被酶分解或移除

突触传递的信息包括兴奋性与抑制性两类,所以将突触后电活动可分为兴奋性突触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受体时,引起后膜Na+和K+化学性门控控道,由于Na+的内流量大于K+的外流,所以发生净的正离子内流,导致突触后膜发生局部去极化,使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提高,故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一般认为,递质的释放是以单个小泡为单位,通过出胞作用并以倾囊而出的方式进行,故称为量子式释放

神经递质是指由前神经元合成并由其末梢释放、能够特异性作用用于突触后神经或效应器细胞上受体并使之产生某些效应的化学物质。

经典性神经递质,应该具备下列条件:1)在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物质与酶系统,并能合成相应的神经递质 2)递质应有相应的贮存部分即突触小泡 3)在突触后膜应有相应上的特异受体 4)在突触部位存在这能使递质失活的酶或使递质移除的机制 5)有特异的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

以往认为每根神经元内只存在和释放一种神经递质,称为戴尔原则

受体是存在于胞膜或胞内能与某些化学性物质进行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蛋白质。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在于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并支持躯体行为方面的活动。

自主神经系统额功能特征:1)双重支配 2)紧张性作用 3)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对自主神经作用的影响 4)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

上一篇:2019年自考《生理学》重点复习(七)

下一篇:2019年自考《生理学》试题练习答案汇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