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浙江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 串讲笔记 >

2019年浙江自考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文人简介:李白

2019-02-12 16:57来源:浙江自考网

  2019年浙江自考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文人简介:李白,由浙江自考网整理,供自考考生学习参考。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他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不知由于何种原因,李白先世谪居条支或碎叶,李白就出生在那里。大约在他5岁时,随家从碎叶迁居蜀之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李白说自己“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二首其二),可知他早期曾受过很好的教育。李白从少年时代就深受到道教的影响。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至大。他说“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其五)。大约在18岁时,他隐居大匡山读书,从赵蕤学纵横术。蜀中又是一个有着任侠风气的地方,侠士风概对李白也有影响。他自己就说:“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赠从兄襄阳少府皓》)他的青少年时期,就是在隐居与漫游、神仙道教信仰、任侠中度过的。

  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10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并在安陆(今属湖北)与唐高宗时任宰相的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因此居住安陆时间较长。后又徙家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父等隐于徂徕山,号“竹溪六逸”。或者由于他的名声,或者还有人荐举,天宝元年(742),李白奉召两入长安,他以为机会终于来临,在《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中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入京后供奉翰林,是其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时期,但不久就为朝中权贵所谗毁,他在仕途上再次遭受打击,天宝三载(744)以“赐金放还”的名义被迫离开长安。

  此后,李白沿黄河东下,在洛阳与杜甫相遇,结下了千古传颂的深厚友谊。两人同游梁、宋,在那里又遇高适,怀古登临,纵酒射猎。之后,他在齐州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箓,再次举行入道仪式。这时他的思想是复杂的,既悲慨不平,对朝廷充满不满与失望的情绪,但又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入世,希望建立功业的心情并没有消退。他寄家东鲁,南下吴越,北上蓟门,近十年的漫游,都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

  安史乱起,李白怀着报国之心加入永王李璘的幕府,慷慨从军。而此时肃宗李亨已即位灵武,以叛乱罪讨伐李璘.李白也因反叛罪蒙冤入狱,长流夜郎。乾元二年(759),他在流放途中遇赦放回,流寓南方。上元二年(761)闻知李光弼出征东南,他又想从军报国,无奈半道病还,往当涂依县令李阳冰。于次年病逝于当涂,年62岁。

  追求功名、漫游山水和求仙学道,伴随了李白的一生,他的思想抱负、生活情趣和性格气质在这些方面得到了不同侧面的表现。与一般盛唐诗人一样,李白是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有着“济苍生”、“安社稷”、建立功业的强烈愿望,但他不愿走科举入仕之路,又不愿从军边塞;而是寄希望于风云际会,始终幻想着“平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建立盖世功业之后功成身退,归隐江湖。儒家思想和道家、游侠本不相容,但李白却把这三者结合为“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道家和道教信仰给了他一种极强的自我解脱的能力,他的不少诗表现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思想,而其实是渴望任随自然、融入自然,在内心深处深藏着对于人生自由的向往。在他的人格里,有一种与自然的亲和力。山水漫游,企慕神仙,终极目的是要达到一种不受约束的逍遥的人生境界。他的狂傲不羁的性格,飘逸洒脱的气质,都来源于这样的思想基础。李白的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在现实人生中当然要不断遭致失败。这使他常常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但由于他始终向往着这样的理想,他又始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他把盛唐士人的入世进取的精神高度地升华了,带进了一个理想化的境界。

  以上为李白的生平简介,浙江自考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课程是浙江自考本科专业: 1050105 汉语言文学1050113 汉语言文学教育的 考试课程     
   
  此课程自考时间
:2019-04-14   9:00~11:30

     (:1050113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专业于2018年10月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0年10月开始不再安排考试,2021年开始不再颁发毕业证书。)请考生做好自考学习计划。
上一篇:2019年浙江自考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文人简介:杜甫

下一篇:2019年浙江自考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文人简介:元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