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浙江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 串讲笔记 >

高等教育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第一章

2018-08-02 10:23来源:浙江自考网
高等教育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第一章由浙江自考网整理,供自考生参考。更多自考复习重点,敬请自考生关注浙江自学考试网。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引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是实践,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统一的物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辨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我们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即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1、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由于人们总是从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这个基本点出发去认识世界,形成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因此,世界观也是人们对人和世界关系的总体把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是自发的、不系统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它从人和世界关系的角度揭尔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普遍的本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用这种理论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方法。所以哲学还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普遍方法。哲学既是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并不只是简单地描述现实世界,而且还批判现实世界,构想更理想的世界。哲学往往作为理想、信念从而也作为价值观对人们起着导向和激励作用。世界观、方法论与价值观的统一,使哲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当然就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要回答世界的本质问题,就必须说明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因为自人类产生之后,纷繁复杂的世界万物,归结起来无非就是两大类:一类是物质现象,一类是意识现象。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属于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论。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主要是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但不是哲学要研究的全部问题。与这一问题相联系,还有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_万事万物是以联系、发展的状态存在,还是以孤立、静止的状态存住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运动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在哲学上,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中,又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或形而上学不是同唯物主义相结合,就是同唯心主义相结合。是辩证地还是形而上学地看世界,无论对唯物主义还是对唯心主义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世界上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如果有,世界统一性的基础是什么,即这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是什么?这就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存在着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是二元论的著名代表。他认为,物质实体是有广延性的、被动的、不能思想的,心灵是没有广延性的、能动的、能思想的。物质和心灵是各自独立的。把物质和心灵结合起来的是上帝的力量。二元论虽然肯定了物质本原的存在,包含着一定唯物主义的成分,但它把精神说成是不依赖于物质的独立存在的本原,认为精神是唯一能动的力量,物质是消极被动的,二元论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虽然它们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但在世界统一的基础是什么,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或本原是什么的问题上,又有不同的回答。

  结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各自的基本形态,说明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地解释了世界的本质问题

  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心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如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我国宋代哲学家

  陆九渊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客观唯心主义则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如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把绝对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体现;我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等,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神学唯心主义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尽管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有这样那样的差别,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这些观点违背事实,违反科学,是根本错误的。

  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唯物主义哲学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始基,世界不是由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的、按规律熄灭的永恒的活火、,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五行杂以成百物,天地万物是由土、金、本、水、火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在古印度则有地、水、火、风沟成万物之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利持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德漠克利特认为世界由不可再分割的颗粒(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在虚空中数量的多少构成小同的事物。中国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认为天地万物都足元气构成的。元气聚则成形,散则成气,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皆是元气聚散的结果。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探究世界的本质,开辟了理解世界本质的唯物主义方向,其基本倾向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不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带有直观的、自发猜测的性质,难以解释世界的本质一元和世界的物质形态多种多样的关系。因此,它们在许多方面不能驳倒唯心主义和宗教迷信,不能把唯物主义一元论贯彻到底。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当时在自然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这种解释虽然以一定的自然科学材料作基础,在说明世界的本原方面比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前进了一大步,但是,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辩证思维,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把原子的个性误认为物质的共性。此外,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还有四个明显的局限性:一是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原理解释一切现象,甚至把人和动物都看成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二是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三是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四是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些局艰性决定了它必将为更高形态的唯物主义哲学所代替。

  马克思主义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科学地结合起来,同时把唯物主义和辨正法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形态。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本质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人类认识长期发展的结晶,被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所证明。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构成了整个世界。

  自然界是客观的。科学的发展证明,自然界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人的意识的产物,而是先于人和人的意识产生并客观存在着的。无机自然界的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宇观世界是这样,生物界也是这样。科学发展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证明,生命物质是由非生命物质发展变化而来的,是无机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物质较高级的存在形式,也是客观存在的。

  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首先,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客观物质过程。科学的发展证明,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人类社会是由猿群演化而来的,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在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劳动的推动双重作用下发生的客观物质过程。其次,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一种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力量,它既是前人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客观成果,又是人们现实活动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它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的。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做出了科学的解释,指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旧唯物主义,无论是古代的朴索唯物主义还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不能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做出科学的解释,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正确的哲学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扬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中的合理思想,克服了其中的局限性,吸取和总结了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列宁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角度,肯定了物质对意以的先在性,就同把物质说成是意识的产物的唯心主义根本区别开来。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列宁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肯定了物质的可知性。

  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物质范畴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遍、多样性统一性的辩证统一。旧唯物主义不懂得辩证法,用个别代替一般,将特殊等同于普遍,不能合理地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从个性中找到了共性,把握了物质的本质特征。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与哲学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的错误,能很好地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三)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肯定世界是物质的,而且认为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只有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和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原理相结合,才是完整的、科学的世界观。

  恩格斯指出: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①应用到物质上的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②这表明,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一方面,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人们从长期生活实践经验中和科学研究中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社会现象、人的思维都处于不停的运动中。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否认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或主体,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绝对运动的同时,也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所谓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如以地球为观察点,它上面的山川、房屋都是静止不动的。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如生命有机体在没有死亡之前,就保持了相对静止状态。但是,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如地球上的山川、房屋相对于别的星球而言,它们是与地球一起运动的;生命有机体生存到一定时期,也是会灭亡的,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

  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因为事物只有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才能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世界上才可能存在一个个有差别的事物。第二,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恩格斯指出: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本质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本质条件。第三,只有承}人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人们要描述或测量物体的运动,就必须选择一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作参照系,没有这个参照系,便无法描述和测量物体的运动。

  总之,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形而上学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相对主义诡辩沦则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二者的共同错误在于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割裂。

  (四)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所谓顺序性是指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既不是循环,更不是倒退,也就是具有不可逆性。人们通常说的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等谚语,都说的是时间的一维性特点。因为时间具有一去不复返的一维性特点,所以我们就要珍惜时间,决不可虚度光阴。人们通常说的另一些谚语,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等,都是要人们珍惜宝贵的时间,不要虚度年华。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物质的空间特性通常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第一,表现为每一个物体都有一定的体积,从大的天体星球到小的分子、原子、电子等微观粒子,都有一定的体积。第二。表现为每一个物体都处于一定的空间位置,都和它周围的物体存在上下、左右、前后的空间关系。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每一个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人们用一个物体的长、宽、高三个数据测量它的体积,确定它在空间的位置。

  时间和空间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四维时空概念就是一个表示时间和空间相统一的概念,它的意思是在长、宽、高的基础上又加上时间,人们在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变化时,需要把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结合起来。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既然物质及其运动是客观的,所以作为物质运动存在方式的时间和空间也是客观的。任何把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割裂开来、从而否定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恩格斯指出:时间上的永恒性、空间上的无限性,本来就是,而且按照简单的词义也是:没有一个方向是有终点的,不论是向前或向后,向上或向下,向左或向右。①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在时间上有始有终,在空间上有边有际。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与相对性、有限性是不可分割的,其绝对性、无限性存在于相对性、有限性之中,无数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之总和,就构成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我们要通过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去认识、把握其绝对性、无限性。

  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本质的解释,与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不同,不仅在于提出了正确的哲学物质观,而且在于引入了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创立新的哲学理论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他说:从前的~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

  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①就是说,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其主要缺陷是直观性,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世界,忽视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而唯心主义又走上另一个极端,片面夸大人的主体性、能动性,把意识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它当然也不可能坚持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

  (一)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把实践引入哲学并非始于马克思,许多哲学家都曾讲过实践,但他们对实践的理解各不相同。唯心主义者把实践理解为纯主观、纯精神的活动。如中国明代的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的主张,认为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近代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把实践看成自我产生、设定非我(客观事物)的活动。黑格尔把实践视为精神性的理念活动。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日常生活的活动。如费尔巴哈把实践看成个人的生活实践或卑污的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实用主义把实践看成人为应付环境所采取的生物性活动,抹杀了实践活动的社会性。他们对实践的理解,都只是抓住了实践的某种特征,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实践的各个方面,因而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实践。马克思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列宁认为: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毛泽东把实践规定为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这些论述都对实践做出了科学的规定。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人足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他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改造实践客体的多种任务。实践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式。

  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坚持这一点就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但是,并不是所有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实践客体,只有那些成为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的客观存在才足实践客体。外部世界的哪些部分成为实践客体,是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什相联系的。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被纳入实践活动范嘲的客体也会不断扩大。实践客体具有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自然客体既包括同人的活动发生关系的天然的自然物,也包括经过改造和加工的人工自然物。社会客体是指人类社会。精神客体指的是成为人们实践对象的主观精神和客观化精神。主观精神足指人们的感觉、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它们以表情、姿态和语言表现出来。客观化精神是指以物的形式存在的精神生产的结果,如通过图像、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学作品、理论著作等。客体的三种基本类型表明,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指向物质世界,而且也以人自身为实践活动对象,即在改造物质世界的同时进行自我改造。

  一般来说,实践主要是指主体变革世界的活动,同时也包括为变革世界所必需的、以变革世界为目的的探索性活动,如天文观测、地质考察、社会调查、军事侦察等等。

  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足有血有肉的客观的人;主体所使用的工具是客观的物质的工具;实践作用的对象是可感知的客观物质世界;实践的发展过程,虽然有人的意识参与,但却是意识指导下的现实的客观过程;实践的结果是外在于人的意识的客观效果。实践的客观性表明它与纯粹的思维活动、精神活动是不同的。只有坚持实践的客观性,才能从根本上与唯心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

  第二,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动物没有自己的主观世界,它们的活动是本能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有自己的主观世界的,人的实践都是在一定意识、目的指导下的活动。只有坚持实践的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与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

  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活动。尽管实践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个体活动,但这种个体活动却总是与社会中的其他人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人借助于工具同自然界相接触,而工具是他人过去劳动的成果,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实践活动,都是受社会条件限制的,并且是随着社会条件的发展而发展的,决不会永远处于同一水平上,因此实践又具有历史性。只有坚持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才能既同唯心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又同旧唯物主义实践观以及实用主义实践观区别开来。

  实践的三个特点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客观性的活动受着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支配,还受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反过来,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和实现,依赖于人们客观性的活动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人们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但归结起来实践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第一,物质生产实践。它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生产实践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衣。食住、用的问题,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是为了配合物质生产实践所进行的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社会管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 第三,科学实验。它是从物质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的目的不是直接改造世界。而是为成功地改造世界提供必要的知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科学实验的作用越来越大。

  除了以上三种基本实践形式外,还有其缝一些实践形式,如教育实践、医疗实践、艺术实践等等。正是各种各样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实践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二)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结合实际说明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第一,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

  一切旧唯物主义都把自然界看成是唯一的客观存在,认为人和社会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把自然界看成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纯粹自然,忽略了人和人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发生的巨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确实首先必须是一个自然的存在物,但人的实践活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即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自在自然一方面是指人类产生以前的自然界,另一方面是指人类实践活动目前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人化自然即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自然,或者说是打}二人的实践活动的印记的自然。既然人化自然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它就不是独立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而是随着实践活动发生变化的。同时随着实践活动的扩展,自在自然不断转化为人化自然。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时指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大家知道,樱桃树和几乎所有的果树一样,只是数世纪以前由于商业才移植到我们这个地区。由此可见,樱桃树只是由于一定的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这种活动才为费尔巴哈的‘感性确定性’所感知。①实践的观点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旧唯物主义自然观区别开来。

  第二,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旧唯物主义之所以仅仅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却陷人唯心主义,主要就是由于它缺乏实践的观点。这样,一方面,它把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看成是纯粹客观的自在的东西;另一方面,它又把人的实践活动看成是纯粹主观的东西,从而也就把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社会历史看成是一种主观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活动,人与人之间就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又形成一定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从而就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因此,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去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就是用物质的原因去说明社会历史,这才有了历史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第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没有看到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不断从事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并且必须依赖自然界才能生活。但是,人的这种自然存在与一般动物的自然存在又有根本的不同。一般动物是在消极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的,而人对自己的自然的存在是决不满足的,他要改造外部环境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为人既是一种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力的自然存在物,又是一种精神的、能动的、自主的存在物。这就注定了:一方面,人要立足于现实,在由必然性所支配的自然界中生活;另一方面,人又不甘愿受自然界的种种限制,总是要在精神世界中创造理想生活,并通过实践活动把这些理想变为现实。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不断从事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才能生存和发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观点的基础。

  总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正是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超越了以往的全部哲学,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第一,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类是由数万年前的森林古猿——类人猿进化而来的。类人猿原来生活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后来由于气候的变化,使林地减少,迫使类人猿到地面上活动和觅食j为了适应地面生活的需要,便把天然的树枝和现成的石块作为工具,用来获取食物、构筑巢穴、防御兽类侵袭。这种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促使类人猿前、后肢分工,逐渐由使用天然工具到学会自己制造劳动工具。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劳动,猿的手也就变成了人的手。打造简单的石器用于采集果实或打猎,就标志着人手的产生。人手产生以后,人才

  逐渐摸索出用石器钻木取火,大大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劳动还促使了人脑的形成,推动了语言和意识的产生和发展。随着劳动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人类的逐渐形成,人类的活动也由原来的动物性的自发的群体活动,逐渐变为自觉的生产劳动。在生产劳动中,人与人之间结成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在生产劳动和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们还从事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其他社会关系,如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从而形成了人类社会。由于劳动改变了古猿的身体结构,创造了人的手和脑,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形成了社会关系,这样就形成了人类和人类社会。

  第二,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是一切社会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存在,就必须解决人们吃、穿、住、用的问题,为此就必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如果停止生产,人类就不能生存,人类社会就会灭亡。生产活动是人们从事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只有通过生产活动,解决了吃、穿、住、用问题,人们才能从事政治的、法律的、科学的、艺术的、宗教的等各种活动,形成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第三,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物质生产实践的持续进行,使生产力不断发展,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广大劳动群众持续进行的生产实践不仅创造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而且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屯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整个社会历史的进步。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得到解决,推动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在从事生产实践的同时,就创造了各种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又反过来推动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就需要通过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如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维持和巩固那些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关系,凋整和改革那些不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关系,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得到解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科学实验的进行推进了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科学实验是近代出现的一种实践形式。这种实践形式的出现,使科学活动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一种专门的社会职业。19世纪中期以后,科学活动日益集中于高等学校、工业实验室和专门研究机构,出现了一大批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和各种专业工作者。科学实验越来越成为十分重要的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科学实验的发展,已经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使生产力和人类社会呈现出加速度发展的趋势。

  医疗实践、教育实践、艺术实践等对社会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医疗实践医治人们的疾病,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使人们更好地从事各种实践活动。教育实践向人们,特别是向青少年传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为社会输送各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使各项社会事业后继有人、加速发展。艺术实践为人们创造优秀的艺术作品和提供优美的艺术表演,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艺术熏陶和思想道德感染,提高人们的文化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思想的确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形面上学唯物主义不彻底性的缺陷,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科学地说明了社会的物质性。

 
上一篇:高等教育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命题特点和题型设置

下一篇:高等教育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第二章